建立無線校園網,已成為現代化校園的一處重要標志。校園網用戶有多種需求,如網絡信息點流動的需求、難以布線區域網絡建設的需求、利用網絡提高教學效率的需求、降低成本和保護投資的需求等。這些迫切的需求都可以通過無線校園網的建設,找到完美的解決途徑。 在校園無線網絡建設需求中,主要存在三種典型應用: 第一是校園內戶外公共區域覆蓋; 第二是局部開發的室內大環境,如大型公共教室、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; 第三是房間多、用戶分散的樓宇,如教學辦公樓、實驗室、宿舍區等的無線覆蓋; 具體建設方案 該方案在原有的有線校園網基礎上構建無線校園網絡,可以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進行。 1. 室內 指原先沒有安裝有線網絡的教室、會議室、臨時移動辦公室等房間。在室內部署WLAN的第一步是要確定AP的數量和位置。也就是要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進行交叉覆蓋,各覆蓋區域之間無縫連接。所有 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干網絡相連,形成以有線網絡為基礎,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域。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絡,訪問整個網絡資源。覆蓋區的間隙會導致在這些區域內無法連通。安裝人員可以通過地點調查來確定AP的位置和數量。地點調查可以權衡實際環境(如教室的面積等)和用戶需求,考慮到教學環境對網絡帶寬、網絡速度的要求,這包括覆蓋頻率、信道使用和吞吐量需求等。多個AP通過線纜連接在有線網絡上,使無線終端能夠訪問網絡的各個部分。 通常情況下,一個AP最多可以支持多達80臺計算機的接入,當然,數量為20~30臺時工作站的工作狀態最佳,AP的典型室內覆蓋范圍是30~100m。根據教室和會議廳的大小,可配置1個或多個無線接入點。例如,可在教室中放置4臺AP,使這個教室最多可容納80~120個無線網絡用戶。 2. 室外 指校園操場及其他公共場所等。 (1)設備的選擇:AP、無線全向天線、無線定向天線。全向天線:在所有水平方位上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都相等。定向天線:在一個方向上發射和接收大部分的信號。 (2)室外考慮因素 與教室、會議室不同的是,在校園區室外配置無線接入點要復雜一些,要把各自成一個局域網而又有一定距離的各棟樓房連接起來。在網絡的每一端接入AP,并在距離遠或信號弱地方,同時外接高增益天線,這樣就可以實現幾公里以內的兩個網段之間的互聯了。 該方案中,我們在中心機房架設一個全向室外天線和一個室外定向天線。全向天線覆蓋校園各教學樓和操場;在實驗樓上架設定向天線,將信號傳遞給教學樓。當然,在樓房上架設無線網絡設備還加裝了避雷器、防潮箱等設備,以防止無線網絡設備的損壞。 |